
一、基本情况 郭小刚(1975~),现任华南师大东南亚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央音乐学院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项目特聘专家,华南师大音乐舞蹈研究所高级实验师,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博士候选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顺德区龙江镇“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音乐组导师。两次被国侨办选派出国,担任西班牙巴塞罗那孔子学校和印尼亚洲国际友好学院的志愿者教师;曾担任六个月小学语文兼音乐教师,以及四年初中语文兼地理、历史、音乐教师。 研究方向:中国(客家)传统音乐舞蹈文化及其在海外的传播;中小学音乐教育。 主讲课程:民族民间音乐(本科)、中国民歌欣赏与演唱(本科); 岭南民俗文化(研究生)。 联系方式:guoxiaogang@m.scnu.edu.cn 二、科研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起始时间 | 项目来源 | 承当工作 | 1 | 客家山歌所见海峡两岸交流交往交融研究 | 2021.6-2022.12 |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 | 主持 | 2 | “师范专业认证”要求下高师课程教学目标的改革——以大类必修课《中国民间音乐》课程为例 | 2021.12-2023.12 | 华南师范大学教改项目 | 主持 | 3 | 客家山歌在马来西亚传播的百年历程以及所折射的族群身份认同的变迁研究 | 2020.12-2023.12 | 广东省社科“十三五”规划2020年岭南文化研究专项 | 主持 | 4 |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马来西亚民间文化交流与融合——以两国民间“客家歌咏团”为例 | 2020.9-2023.9 |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 | 主持 | 5 | 马来西亚客家山歌在地化研究 | 2020.4-2022.4 | 广州市社科规划 | 主持 | 6 | 新中国器乐乐种传承与发展研究 | 2019.7-2022.10 | 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项目 | 参加 | 7 | “非遗”视野下岭南竹马舞研究 | 2015.8-2018.3 | 广东省社科规划 | 主持 | 8 | 中国唱论史研究 | 2017.9-2021.8 | 国家社科艺术学规划 | 第5 | 9 | 粤北瑶族长鼓舞研究 | 2017.9-2021.8 | 国家社科艺术学规划 | 第7 | 10 | 珠江三角洲广府私伙局文化研究 | 2017.8-2020.3 | 广东省社科规划 | 第2 | 11 | 20世纪以来广东汉乐传承与变迁 | 2017.8-2020.3 |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 | 第3 |
三、已发表论文 1.《论“乐种群”——兼论广东汉乐的定位》,《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2021年第6期,全文收录。 2.《“古朴典雅”与“内敛奋进”——广东汉乐艺术风格定量研究》,《中国音乐》2021年第2期,第一作者。 3.《游走在“弦索”与“丝竹”之间——广东汉乐乐器组合历史流变考》,《中国音乐》2021年第2期,致谢作者。 4.《城里的“山歌”把梦照亮——深圳“新客家山歌”的分类》,《人民音乐》2021年第9期。 5.《论“舞种”》,《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21年第?期,独立作者。(待排期) 6.《客家山歌传播场域的社会学阐释》,《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7.《乐种族乎?乐种也—“客家汉乐”乐种学分类》,《人民音乐》2019年第6期; 8.《基于图像学的中国古代竹马舞流变考源》,《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9.《布迪厄场域理论在传统音乐非遗传承研究中的运用》,《黄钟》2017年第3期; 10.《竹马舞的社会文化功能探微》,《音乐传播》2016年第2期; 11.《非遗视野下竹马舞的存世及研究现状》,《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12.《广东梅州五华竹马舞探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13.《也谈“新民歌”》,《艺术百家》2006年第5期; 14.《皖南圩区“马灯”概说》,《中国音乐》2003年第1期; 15.《民间音乐发展现状与大众社会心理初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