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汉华, 男,文学博士,音乐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暨南大学。现任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全国音乐与舞蹈艺术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华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组组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音乐家协会理事、全国音乐美学学会理事、中国音乐教育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音乐美学、西方音乐史教学科研工作。学术研究方向:音乐符号学。研究成果在国内音乐符号学领域居领先地位。 代表性学术专著:《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音乐符号学的专著。主编《符号学视角中的音乐美学》(论文集),是第一部从符号学视角研究音乐意义的生成,解读音乐文化意义的文集。 代表性学术论文:《音乐存在方式及其意义之符号学思考》(《音乐研究》2005年第四期)、《音乐互文性问题之探讨》(《音乐研究》2007年第三期)、《音乐符号行为中的身体间性》(《音乐研究》2009年第三期)、《音乐符号行为中物、身、心、音关系之思考》(《中国音乐学》2009年第二期》)、《音乐符号能指-所指问题之词源学思考》(《音乐研究》2011年第四期)、《音乐符号与舞蹈符号的互渗互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四期);《文化阐释系统中的音乐符号的意义彰显》(《音乐艺术》2004年第一期)、《音乐活动:人以美的音响符号进行情感交往的特殊方式》(《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五期)、《乐谱文本在音乐符号行为链条中的中介作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四期)、《言之乐与无言之乐》(中国音乐2002第四期)、《音乐符号、舞蹈符号律动形式与生命情态律动之同构》(《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三期)、《音乐符号的抽象于言语声态》(《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二期)等。 主持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音乐互文性研究》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共建项目‘音乐符号意义之研究’”。 获第七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广东省2008—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华南师范大学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