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必主,女高音,声乐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获学士学位,1993年进修于上海音乐学院。 主要从事声乐教学和声乐理论研究。 主讲课程:《声乐》【本科、硕士】 现任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州歌剧学会会员。 主要业绩: (一)音乐专业教材 《声乐教学曲选-中国作品3》,张晓钟、王必主主编(教育部体卫艺司审查通过的高校音乐专业教材,2000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获“华南师大优秀教材奖”)。 (二)教学研究项目 《21世纪高师声乐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张晓钟、王必主、蒲涛(FLB011407,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2005年9月结题。) (三)研究成果与奖项 1986年,获“全国第二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组第二名。 1999年,所指导的在读本科生钟敏(现广东外语艺技院声乐教师),在“第六届羊城花会”中青年声乐比赛中,荣获“青年美声组”,二等奖(还有许多学生获得各种声乐奖项),并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2003获,论文《21世纪高师声乐教学模式探讨》(张晓钟、王必主),获“全国第四届音乐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 2003年,主编高师声乐教材《声乐教学曲选-中国作品3》(张晓钟、王必主),获“华南师大优秀教材奖”。 2005年,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21世纪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张晓钟、王必主、蒲涛),获第五届“华南师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6年,获“广东省优秀音乐家奖”。 2008年,获华南师大2007—2008年度“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奖”。 2013年,参与的教改项目《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声乐双选”操作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张晓钟、卢清丽、王必主、任丽华、胡新民),获第七届“华南师大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代表性论文 1、《高师声乐教学模式探讨》(《中国音乐教育》2004年7,获“全国第四届音乐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 2、《探究情境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中国音乐》2004.3)。 3、《试析西洋歌剧中声乐演唱形式的艺术特征》(《华南师大学报》2004.4)。 4、《探究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2)。 (五)艺术实践与成果 1、个人独唱专辑《教师的思念》(2006年广州新世纪影音公司出版)。 2、《21世纪歌唱家唱片集萃——王必主专辑》(2007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 |